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家里有老人 炎炎夏日谨防中暑

来源:江苏预防医学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6-0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 通讯员 麻云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彦 2.合理饮食,夏季饮食要清淡,不适合吃高热量、油腻、辛辣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

  通讯员 麻云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彦

  2.合理饮食,夏季饮食要清淡,不适合吃高热量、油腻、辛辣的食物;出汗多时要及时补充水分,可以饮一些淡盐开水以适当补充盐分。还可以选择中医特色的代茶饮:如绿豆汤或绿豆饮(也可以加一两片薄荷叶)、桂花酸梅汤(将乌梅浸泡半小时,煎煮15分钟后放入桂花,再煮沸1~3分钟后过滤取汁)、金银花茶(金银花10克,绿茶3~5克,开水浸泡)、薄荷凉茶(鲜薄荷叶10克,绿茶3~5克,开水浸泡)等都具有清暑降温的作用。糖尿病患者可以喝丝瓜汤、冬瓜汤、西瓜翠衣饮(西瓜皮洗净切碎,加水适量煎煮15分钟),还有南京人比较喜欢喝的菊叶汤、鸭舌汤等也是夏季推荐的食物。

  夏季该如何防暑

  3.刮痧疗法是中医传统特色疗法,简单实用,见效快。如果老年人夏季出现头昏乏力、汗出不畅、食欲减退等情况,可以在家中尝试简单的刮痧,取穴常用印堂、风池、大椎、华佗夹脊穴以及六阳经循行部位,刮痧时间10-15分钟为宜,以老年人的耐受度为准,不可强求出痧;刮痧之后,要让患者休息,适当增加饮水。如果效果不佳,尽快到医院接受专业的中医治疗。除了刮痧疗法外,中药汤剂、针刺疗法、放血疗法等都是中暑中医特色治疗的很好选择,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1.老年人及其家属应随时关注夏季气温与湿度,尤其有基础慢性病的老人更要意识到夏季对于自身的挑战。选择轻便、浅色、宽松的衣服,保持凉爽、通风的居住环境。天气炎热时,尽量将户外活动安排在早上或者晚上较为凉爽的时候,锻炼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运动量和运动时长,如果出现心跳加速、胸闷不适、头晕、乏力等情况,立即停止运动,寻找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补充水分,必要时到医院就诊。

  今年的三伏天显得格外闷热,在室外待上不到几分钟就大汗淋漓,长时间在室外容易出现中暑的情况,尤其是老年人,更要注意防暑降温。那么,该怎样有效预防夏季中暑呢?今天我们邀请了江苏省中医院老年医学科副主任徐顺娟为您科普老年人夏季中暑的知识。

  中暑主要有哪些症状

  中暑是在暑热天气、湿度大及无风环境中,患者因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丧失过多而出现相关临床表现的疾病。一般来说,轻症患者表现为体温升高、皮肤灼热、出汗、口渴、四肢无力、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重症的患者可以出现神志不清、二便失禁,可出现肌肉损伤、肝肾功能衰竭、凝血功能异常,甚至出现呼吸、循环功能衰竭,临床上有部分重症患者因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老年人如果发生中暑,应尽快将其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衣物,可以进行皮肤按摩,促进散热。若老人神志清楚,可以先喂其饮用凉开水、盐开水或者绿豆饮等;用冷水擦拭皮肤;用毛巾包裹冰块放置在头部和腋下、腹股沟处等进行物理降温。如果病情严重,神志不清者,可以掐患者的人中、内关、涌泉等穴位尝试急救,保持患者头侧位防止误吸,并立即打120送至医院进行专业的抢救。因为中暑发热与感染性发热的发病机制不一样,处理方法也不一样,所以不建议大家在家中自行口服药物,以防延误治疗。

  炎炎夏日,发生中暑要及时处理,快速降温是治疗的基础。处理的过程中要注意方式方法,尤其是老年人机体素质较差,如果降温的方式不合适,会导致皮肤软组织的损伤,严重者还有可能导致心跳骤停。

  徐顺娟医生表示,夏季温湿度较高,老年人、户外工作者以及有心脑血管等基础慢性病的患者是中暑的高危人群,一定要注意避暑降温,防止出现中暑。

  中暑了该如何急救

  家住南京秦淮区的王奶奶,今年80岁,住在某小区的一楼,房间杂物多,通风条件不佳。在一个高温天的下午,室外温度高达35℃,家人发现她躺在床上,全身发烫,神志不清,家人赶紧拨打120,把她送到了医院的急诊室。“这位老人被送到医院的时候,体温高达40℃,意识丧失,大小便失禁,呼吸浅促,四肢瘫软。经过急诊医生的紧急抢救后,老人被诊断为‘中暑',后来转入ICU进一步治疗。”徐顺娟主任介绍。

文章来源:《江苏预防医学》 网址: http://www.jsyfyxzz.cn/zonghexinwen/2022/0601/473.html



上一篇:最新研究:使用腺病毒载体疫苗加强针可使抗体
下一篇:南京医科大学大力推进就业服务工作

江苏预防医学投稿 | 江苏预防医学编辑部| 江苏预防医学版面费 | 江苏预防医学论文发表 | 江苏预防医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江苏预防医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